期刊瀏覽

共有 1 篇符合條件的文章
莊文忠,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E-mail: jwj@mail.shu.edu.tw。
林美榕,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助理教授。E-mail: 134660@mail.tku.edu.tw。
洪永泰,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退休教授。
不同抽樣底冊之選民母體與投票母體的輪廓分析:以2016年總統選舉民調為例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103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有關選舉民意調查的數據真實性或樣本代表性所引發之爭論核心在於:選舉民調的「母體」(population)定義為何?由於選舉的投票率不是百分之百,導致「選民母體」和「投票母體」不完全一致,因此利用不同抽樣底冊進行選舉民調,其樣本結構與選民母體、投票母體的一致性,便成為調查方法上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三:(1)透過回顧我國選舉民調所採用之不同抽樣底冊的演進過程,探討其中所隱含的母體涵蓋率缺失;(2)釐清選舉研究中的選民母體與投票母體的內涵,並以2016年總統選舉為例進行比較分析;(3)分析TEDS針對2016年總統選舉利用不同抽樣底冊進行民調,成功樣本與選舉母體、投票母體之間的落差及加權處理的修正效果,進而探討其在理論上或實務上的意涵。
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發現2016年總統選舉的選民母體與投票母體的差異不大。不過,利用不同抽樣底冊進行民意調查的樣本結構與這兩種母體並不完全一致,且無論是利用何種母體結構進行事後加權調整,對投票率、得票率和催票率的修正效果有限。因此,要解決民調結果與投票結果之間的落差,有關母體的定義或許並非關鍵,對抽樣底冊選擇、問卷題目設計、調查技術精進、訪問失敗減少等環節的檢討,可能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