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瀏覽

共有 3 篇符合條件的文章
紐奧良大學政治學博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
施政表現、種族因素與市長滿意度:以卡崔娜颶風前後之紐奧良市為例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96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民眾對於行政首長的評價,無論是在地方層級或是中央層級,長久以來是美國政治學者關注的焦點之一。部分學者指稱民眾對其日常生活品質的認知對行政首長的支持度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然而,亦有學者指出族群因素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在地方行政首長的支持度上。
本文以美國南方城市紐奧良為研究對象,並以種族因素以及施政表現兩種模式為理論基礎,探討紐奧良市民對非裔市長Ray Nagin 在2005年卡崔娜颶風前後支持度之變遷。藉由分析紐奧良大學調查研究中心所提供之 2004、2006 以及 2007 年「 生活品質研究」民調資料,本研究發現施政表現固然影響民眾對Nagin 市長支持度,然而,種族變數亦展現出不亞於施政表現之影響力,Nagin 市長的種族支持對象在風災前後的劇烈轉變,顯示種族因素是影響紐奧良居民對其市長支持度的關鍵因素。
蕭怡靖,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黃紀,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學系教授暨選舉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施政表現在不同層級地方選舉中的影響: 2009年雲林縣縣長及鄉鎮市長選舉之分析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70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自由公平的選舉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透過定期改選,民眾依據執政者的施政表現決定投票意向,即是責任政治的展現。而依據學理探 討,政府的施政表現在不同層級的地方選舉中,對選民的投票抉擇應有 不同的影響。在層級較高的選舉,中央政府施政表現的影響較大;而在地方基層選舉,地方政府施政表現的影響力則應相對較高。本文以 2009年雲林縣縣長及鄉鎮市長選舉為例,利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 查」於選後所進行的面訪調查資料進行檢證。結果發現,選民在縣長選 舉的投票抉擇上,不論是對中央政府或縣政府的施政表現評價,皆具有 顯著的影響效果。但在鄉鎮市長選舉方面,中央政府或縣政府的施政表現評價,則皆不具顯著影響力,甚至政黨認同的解釋力亦大幅下降。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地方選舉型態的特性,以及此次選舉雙方實力差距 懸殊的結果導致。此外,本研究也突顯出地方派系在地方基層選舉運作 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吳重禮,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副研究員。
台灣民眾威權懷舊的初探:蔣經國政府施政的比較評價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46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邇來,在民主化研究領域中,「威權懷舊」(authoritarian nostalgia)儼然成為一項新興的研究議題。本研究以此觀點切出,探討台灣民眾對於當代政府與蔣經國政府施政的比較評價。作者擷取「2002年至 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民國九十二年民主化與政治變遷民調案」資料,利用「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將施政評價區分為「政治人權」與「經濟社會」兩個面向,並以「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進行檢證。實證結果印證本文所提出的威權懷舊研究假設:經歷民主轉型之後,民眾對於當代政府與蔣經國政府的施政評價,基於不同政治與社會議題 而呈現顯著差異。相較於蔣經國執政時期,約六成民眾認為在政治人權方面有所進步,然而亦有六成民眾認為在經濟社會方面較為不足。其次,年輕族群、教育程度 較高、政治知識較為豐富、台灣人認同者、偏向台獨立場,以及泛綠認同者傾向認為,現今政府在政治人權方面有較佳的施政表現。相對地,在經濟社會方面,中國人認同者、偏向統一立場,以及泛藍認同者則認為,當前政府的施政作為顯然亟待改善。在結論中,本文不僅摘述實證分析要點,並提出威權懷舊的研究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