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4 篇符合條件的文章
政黨形象與原住民投票抉擇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目前台灣社會對於原住民選舉政治的認識與理解,非常仰賴以深度訪談、民族誌等方法,甚至偏向強調「應然面」的規範性研究。這些研究豐富了我們對於原住民選舉行為的認識,但不同訪談對象與研究個案,加上詮釋角度的差異,雖然可以從不同觀點來理解原住民選舉政治,卻難以建立通則性解釋。本文作為國內學界首篇以量化實證研究方法探討政黨形象和原住民投票抉擇之間關係的研究,有助於增進對原住民投票行為的認識,並為未來相關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研究結果顯示,即便控制政黨認同,政黨形象對原住民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依然顯著。換言之,概念上,政黨形象與政黨認同確實有所不同,而各自對選民投票抉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當政黨形象評價方向和政黨認同一致時,投票抉擇趨向一致,而當選民無特定政黨偏好時,由於民進黨的正面政黨形象是「重視原住民且持續有進步,並勇於改變現狀的政黨,年輕人比較有機會」,相較於國民黨的保守封建,且正面形象又是侷限於選民對該黨過往溫和執政的肯定,民進黨較能夠抓住「求新求變的新鮮感」,而使中立選民傾向將選票投給民進黨。
台灣民眾眼中的政黨-一個焦點團體研究法應用實例之初探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政黨認同的概念與測量,已成為台灣研究投票行為的重要解釋變項,也協助台灣的選舉研究累積了相當豐碩的成果。但是以台灣地區1980年代以前一黨獨大以及其後的多黨出現,政黨認同對於選舉政治的解釋力如何存有許多爭議,而選民是否能夠對政黨形成如美國學者所定義之長時期穩定的「認同」也需要深入探究。因此,在台灣的投票行為研究中,經常出現諸如:「政黨認同」、「政黨偏好」、「政黨支持」、「政黨傾向」、「黨性」、以及「黨籍」等不同名詞,來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不過,何者最適合在台灣應用,則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運用焦點團體研究法,針對選民對各黨的形象作系統性的探索,以期發現政黨在民眾心目中的差異之處。在本研究,我們將台灣民眾眼中的政黨異同之處清晰呈現,期望為釐清政黨認同這個概念提供一個可能的分析基礎,並增進其在台灣選舉研究中之應用。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台灣的政黨體系在2000年總統選舉之後經歷重大的變化,在此變化的過程當中,民衆與政黨之間的連結關係也跟著改變。本文透過面對面訪問的調查資料,以及焦點團體訪談資料,探索在此一時期政黨認同的社會基礎,以及民衆心目中的政黨形象。本研究發現民進黨在赢得總統選舉後已經成爲民衆認同比例最高的政黨,而且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三個主要政黨的社會基礎也有所不同。其次,民衆心目中的政黨形象呈現多樣化,包含對政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負面評價與期待,並且因爲民衆的政黨支持屬性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後,本研究也指出面訪資料與焦點團體訪談可以相互配合運用,將有助於重要概念的瞭解,是一項可以採行的研究策略。
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1989~1999)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本研究選擇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面訪資料,針對1989年至 19 99年問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情形,分別就「我國獨立選民政黨認同及社會背景的發展與變遷」、「我國獨立選民政治涉入的發展與變遷」、「我國獨立選民投票取向的發展與變遷」及「影響獨立選民發展與變遷的因素」等方面作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我國獨立選民的比例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是近年來此種趨勢似乎有逆轉的情形,且獨立選民比例的高低的確會受到選舉制度不同的影響。獨立選民的社會背景也和政黨認同者有差異,他們的政治涉入較政黨認同者為低,對候選人及政黨評價較低,對議題保持中立的立場,投票時比較會考量候選人的條件優劣,較不會依政黨界限投票。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獨立選民的組成土是由政治知識及政治涉入較低的「冷漠型獨立選民」,逐漸轉變為政治知識及政治涉入較高的「理想型獨立選民」。
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土,我們預期獨立選民的比例應該還有下降的可能性。在民主化的進程繼續推展,政黨政治日益成熟穩定之後,我們預期有政黨認同的選民會呈現增長的趨勢,與此同時,獨立選民並不會大幅度的減少。基於獨立選民是理想公民的期待,我們相信還是會有一定比例的民眾認為自己是獨立選民,但正如同我們觀察到的,此時的獨立選民將不再是對政治一無所知,或是對政治冷漠的冷漠型獨立選民﹔而將成為對政治保持高度關注,並能依自己客觀的態度做出政治決定的理想公民。
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土,我們預期獨立選民的比例應該還有下降的可能性。在民主化的進程繼續推展,政黨政治日益成熟穩定之後,我們預期有政黨認同的選民會呈現增長的趨勢,與此同時,獨立選民並不會大幅度的減少。基於獨立選民是理想公民的期待,我們相信還是會有一定比例的民眾認為自己是獨立選民,但正如同我們觀察到的,此時的獨立選民將不再是對政治一無所知,或是對政治冷漠的冷漠型獨立選民﹔而將成為對政治保持高度關注,並能依自己客觀的態度做出政治決定的理想公民。